科普中國 2025-09-10 11:52:45
干冰,生活中非常常見的一種保鮮材料。
網(wǎng)上買了生鮮,賣家會在里面放上好多干冰防止食物變質,有些餐飲店在上菜、做雞尾酒時,為了營造“仙氣飄飄”的效果,也會使用干冰……
但你知道嗎,干冰如果儲存、使用不當,其實超級危險?。。?/span>
前段時間,湖南的一名 14 歲的小孩在爸爸網(wǎng)購冰激凌的箱子里發(fā)現(xiàn)了用于冷藏的干冰,以為是玩具,便捏在手里反復搖晃。結果密封袋里的干冰突然爆炸,小朋友的右手瞬間鮮血直流,拇指虎口處被撕開一道約 10 厘米的傷口,拇指骨折。

類似的事情還有不少:
貴州的一個網(wǎng)友把買鮮貨的剩余干冰放入礦泉水瓶后存儲進冰箱,想著之后還能用,結果干冰在冰箱里突然爆炸,單側冰箱門整個炸開,冰箱內的物品也因爆炸四散一地。

這種看似人畜無害的“小冰塊”,為什么會造成如此大的傷害?
干冰不是冰!
-78.5°C 的“隱形殺手”
別看干冰名字里有個“冰”字,但它跟我們平常用水凍成的“冰”,可完全不一樣~
干冰是二氧化碳(CO?)的固態(tài)形式,在常溫常壓下不會融化成液體,而是直接升華為氣體,因此也被稱為“固態(tài)二氧化碳”。
干冰的溫度低至 -78.5°C,遠低于普通的冰(0°C),是一種強力低溫冷卻劑。想想看,如果把手伸進 -78.5°C的“冰”里會怎樣?
幾秒鐘,僅僅幾秒鐘,你的皮膚就會被“冷燒傷”。血管收縮、細胞結冰、組織壞死——比開水燙傷還要狠!

消防人員用豬肉模擬人體皮膚徒手接觸干冰的后果。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
威力驚人的
“不定時炸彈”
此外,干冰還有個“特異功能”:能直接從固體變成氣體,不經過液態(tài)階段。
這一特性在實際場景中用起來確實很方便,比如因為不會留下任何液體殘漬,非常適合在冷鏈運輸、食品冷藏;干冰顆??梢杂米鳠o水無殘留的噴射介質,能有效清除油污、油漆等,還不會損傷物體表面;醫(yī)學上,它還被用于皮膚科冷凍治療以及器官運輸過程中的溫控保存……
但問題在于,它在常溫下會迅速升華,一塊標準的 1 千克干冰會在約 24 小時內會完全升華,直接升華成氣體意味著體積會瞬間膨脹 800 至 1000 倍,如果把它放在密封容器里(比如塑料瓶、保溫盒),結果就是——啪!壓力飆升,直接爆炸!

圖片來源:廣州消防
可能有人會想問,干冰放在常溫環(huán)境下有爆炸風險,為什么放到冰箱的冷凍層也不行呢?
這是因為,冰箱的冷凍層溫度一般在 -15℃ 到 -25℃ 之間,對于干冰來說,還是“太熱了”。
無聲無息的
“奪命毒氣”
這是干冰最隱蔽,也最致命的“殺招”。
如何正確使用干冰
1
佩戴防護裝備,避免凍傷
2
避免密封存儲,防止爆炸
如果不慎出現(xiàn)了因為干冰導致的受傷,可以采用下面這些應急救處理:
皮膚凍傷:
立即停止接觸干冰,用37℃-39℃的溫水(非熱水)緩慢復溫凍傷部位,切勿揉搓受傷皮膚,以免進一步損傷組織。
誤食干冰:
立即停止進食,千萬不要催吐,干冰在體內升華會造成內臟破裂。
大量干冰升華導致的二氧化碳中毒:
立即將傷者轉移至空氣流通的環(huán)境中,同時松解衣物并保持平臥,必要時進行人工呼吸或心肺復蘇(CPR)。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都是應急處理,所有干冰相關傷害,最重要的是第一時間撥打急救電話,避免延誤治療。
責編:周倜
一審:周倜
二審:段涵敏
三審:楊又華
來源:科普中國
我要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