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2025-09-09 17:44:24
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振亞 通訊員 曹夢佳
今年7月底,湖南省文聯(lián)“笑滿三湘”文藝志愿服務項目入選2024年度全國志愿服務“四個100”先進典型名單,獲評“最佳志愿服務項目”。九年深耕,這支“文藝移動湘軍”以“不怕千辛萬苦、踏遍千山萬水、走進千家萬戶”的信念,在基層土壤播撒文藝火種,成為新時代文藝惠民工程的亮眼標桿。
“笑滿三湘”文藝志愿服務團深入勾藍瑤寨演出
與時代同頻,把舞臺搭在群眾心坎上
自2016年啟動以來,“笑滿三湘”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導向,讓文藝志愿服務緊扣時代脈搏。從2016年“文藝扶貧”到2022年“喜迎二十大謳歌新時代”,每年主題更迭卻初心不變。
它的舞臺從不限定于劇場:在花垣縣十八洞村的田間地頭,在酒湖特高壓工程的建設工地,在海南三沙的軍營禮堂,甚至在龍山縣耳洞村的山間空地上,“以天為幕布,以地為舞臺”成了常態(tài)。2018年8月,項目走進海南,相聲表演藝術家大兵率領30多位藝術家?guī)硌莩?,周衛(wèi)星與甘露的小品《婚禮》講述軍嫂與軍人的家國情懷,讓現(xiàn)場觀眾熱淚盈眶;同年9月,演員們在海拔4400多米的西藏山南,吸幾口氧氣就登臺,為援藏工作者送去家鄉(xiāng)的文藝大餐,兩個多小時的演出滿是鄉(xiāng)情與正能量。
基層群眾的熱情更成了最好的回饋:深山鄉(xiāng)鎮(zhèn)的村民站在山上、爬到樹上看演出,工地工人頂著烈日、冒著大雨守在臺前,孩子們騎在家長肩頭、踮著腳尖望向舞臺……這些動人場景,印證著“笑滿三湘”與群眾的緊密聯(lián)結。
“笑滿三湘”文藝志愿服務成員在永州冒雨為群眾演出
多樣化服務,“送文化”更“種文化”
九年里,“笑滿三湘”早已跳出單一演出的框架,形成“送文化+種文化”的立體服務模式。常態(tài)化惠民演出將鄉(xiāng)土歌舞、相聲小品等送到家門口;針對文藝愛好者的音樂、舞蹈、繪畫培訓,讓專業(yè)指導觸達基層;創(chuàng)新推出的“融樂課堂”,為特殊需要兒童提供長期藝術教育,助力他們融入社會。
更難得的是,它打破地域與領域界限:與內蒙古文聯(lián)開展五年交流合作,2023年聯(lián)動湘蒙瓊滇遼五省,2024年推動湘鄂粵桂跨省協(xié)作,讓不同地域的文藝特色碰撞融合;組織文藝家深入湘西瀘溪縣浦市古鎮(zhèn)采風,將作品贈予當?shù)刈鳛槲幕坝^;派出20余名志愿者前往8所鄉(xiāng)鎮(zhèn)中小學支教,授課3525學時,點亮農村孩子的藝術夢想。
截至目前,項目累計舉辦演出200余場,20000余人次文藝志愿者參與,直接惠及群眾超300萬人次。姜昆、戴志誠等全國名家傾力助陣,大兵、周衛(wèi)星等湖南藝術家?guī)ь^參與,鄢福初、魏懷亮等各藝術門類“大家”積極加入,更挖掘培養(yǎng)了童鳴(童小花)、徐浩倫等文藝新秀,形成老中青齊備的“人才方陣”。
2023年,“笑滿三湘”5·23特別行動郴州沙洲村小學活動現(xiàn)場
星火成炬,鑄就湖南文藝亮麗名片
如今的“笑滿三湘”,早已是湖南文化的一張閃亮名片。它先后斬獲2019年度省級“最佳志愿服務項目”、2021年全國“最美文藝志愿服務項目”等榮譽,2021年還被編入《湖南省“十四五”文化改革發(fā)展規(guī)劃》;志愿服務團隊中1人獲評全國“最美志愿者”,28人獲中國文藝志愿者協(xié)會表彰,8人獲湖南省相關部門表彰。
項目活動8次登陸中央電視臺,多次被中央媒體報道,相關文章網(wǎng)絡點擊量過千萬,直播瀏覽量超2.8億次;中國人民解放軍邊防某部等單位專門送來感謝信與錦旗,“文藝移動湘軍”的形象深入人心。
“以文化人,更能凝結心靈;以藝通心,更易溝通世界?!表椖控撠熑吮硎?,未來“笑滿三湘”將緊扣“強基工程”部署,以“深入基層、普特融合、深化交流”為方向,讓文藝星火照亮更廣闊的天地,為志愿服務事業(yè)建設注入持久文藝力量。
責編:王振亞
一審:王振亞
二審:王文隆
三審:鄒議
來源: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版權作品,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湖湘情懷,黨媒立場,登錄華聲在線官網(wǎng)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戶端,領先一步獲取權威資訊。轉載須注明來源、原標題、著作者名,不得變更核心內容。
我要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