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2025-09-08 13:58:04
常寧市曲潭街道中心學校黨總支部書記 劉建華
親愛的老師們、同學們:
當《中國奇譚》中“浪浪山”的故事被屢屢談起,我知道,那座困住“小妖怪”的山,也成了我們心中關(guān)于成長、關(guān)于突破的隱喻。新學期伊始,讓我們借“浪浪山”的啟示,聊聊校園里的期許——于同學們是勇敢啟程,于老師們是堅守初心,于學校是夯實保障,一起奔赴“山外”的廣闊天地。
同學們:以勇氣為刃,踏出自己的“浪浪山”
小豬妖不甘碌碌,帶著勇氣踏上取經(jīng)路,這多像你們課間圍在走廊討論夢想的模樣。也許你覺得數(shù)學題是“浪浪山”,總在幾何圖形里打轉(zhuǎn);也許你覺得當眾發(fā)言是“浪浪山”,站上臺就聲音發(fā)顫。但就像小豬妖邁出第一步才有改寫人生的可能,你們也可以:一道難題多試幾種解法,一次發(fā)言提前對著鏡子練習——這些“邁出去”的瞬間,就是斬斷“浪浪山”束縛的利刃。
老師們:守初心為燈,照亮學生的“取經(jīng)路”
“浪浪山”的故事里,黃鼠狼精歷經(jīng)打磨仍堅守發(fā)聲,這多像校園里默默耕耘的你們。面對基礎(chǔ)不同的學生,耐心講解像“重新發(fā)明”知識;發(fā)現(xiàn)孩子情緒低落,談心疏導像“修復心靈裂縫”。教育的初心,是讓每個學生都能在自己的節(jié)奏里成長:幫基礎(chǔ)弱的孩子補知識,給內(nèi)向的孩子搭展示臺,為有想法的孩子開“創(chuàng)意窗口”……你們的堅守,是學生突破“浪浪山”最可靠的依靠。別讓職業(yè)的忙碌磨損初心,記住最初想“照亮別人”的熱忱,你們的光,能讓學生看見山外的遼闊。
學校:以實干筑基,筑牢成長“避風港”
“浪浪山”是困境,也是校園要幫大家跨越的阻礙。這學期,學校聚焦“舒適感”使勁兒,要讓大家的校園生活更踏實、更暖心:
寢室里,安裝了防蚊窗;新增了熱水器;鋪了嶄新的地板;給每個床位添了新儲物箱,換季衣物、書本雜物能規(guī)整收納,再也不用為“東西沒地兒放”發(fā)愁;購置軟硬適中的新墊子,就盼著你們每天睡個好覺,第二天活力滿滿地沖刺“學習山”。
食堂中,我們一直在行動,每周更新食譜,三菜一湯,葷素搭配,盡量讓同學們吃得滿足。
校園里,翻新了操場跑道,補全了綠植,以后跑步、晨讀能更舒心;操場上的大燈,暖暖的亮著;孔園、雷鋒園、名人碑的建造,為我們的學子搭建起浸潤心靈的文化空間,讓你們在漫步孔園時感悟先賢智慧,在駐足雷鋒園時汲取奉獻力量,在瞻仰名人碑時樹立理想標桿,于潛移默化中涵養(yǎng)品格、厚植情懷。
這些改變,不是為了“高大上”,就是想讓你們知道:校園是你們奔赴山海的“補給站”,累了、煩了,回來能有張舒服的床、一頓熱乎的飯、一處安心的角落。咱們一起把校園的“里子”做實,讓它既有奔赴山外的底氣,也有收留疲憊的溫度。
共赴新程:山外有山,成長無盡
“人間均是浪浪山”,但校園里的我們,不該是被馴化、妥協(xié)的小妖怪,而要做帶著勇氣、堅守初心的逐光者。同學們,愿你們以行動為帆,駛出自己的“浪浪山”;老師們,愿你們以初心為錨,穩(wěn)住學生的“取經(jīng)船”;學校則做那堅實的港灣,幫大家從“此山”到“彼山”,看更遼闊的風景。
新學期,讓我們帶著“浪浪山”的啟示出發(fā):山高,人更高;路遠,腳更長。愿校園里的每個你,都能在翻越“浪浪山”的旅程中,活成自己的光。
責編:吳雅敏
一審:吳雅敏
二審:彭國軍
三審:徐德榮
來源: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我要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