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新報 2025-09-08 12:06:25
懷化市宏宇小學 戴利
在我十二年的教育生涯中,有一個孩子的故事,如琥珀般凝結著教育最本真的光芒。他叫小尹,同學們稱他“昆蟲小子”。
端倪:昆蟲小子在闖禍
這個稱號背后,是一連串令人頭疼的“罪狀”:帶蜥蜴入校驚哭同學,徒手捉蜘蛛反被咬傷,抽屜里養(yǎng)孑孓招來蚊群,甚至帶同學買倉鼠導致需要接種疫苗。一紙禁令出臺,班級終于恢復了寧靜。
直到那個午后,體育老師急匆匆來電:“小尹不見了!”我們尋遍校園,最終在食堂后的小樹林里找到了他——滿身泥土,雙手漆黑,卻目光灼灼地捧著一株四葉草?!袄蠋?,你說不能帶動物來學校,”他怯生生地說,“但這里的西瓜蟲、螞蚱都是自己生長的呀?!蹦且豢蹋菩牡乃娜~草,讓我看到了教育中最珍貴的東西——生命的本色。
溯源:抽絲剝繭識真心
家訪時,我目睹了這個男孩的另一個世界。斷翅的黑蝴蝶在景觀缸里靜靜休養(yǎng),他輕聲說:“我喂它喝蜂蜜水?!睗M屋的昆蟲圖鑒、爬行寵物,甚至還有一條小鱷魚。母親無奈又驕傲:“要不是條件有限,他真想養(yǎng)遍海洋生物?!蹦且豢?,我恍然大悟:這不是頑皮,而是天賦。
賦能:發(fā)揮優(yōu)勢助蛻變
回到校園,我為他特設“班級科普員”一職。他抱著《DK昆蟲大百科》帶領同學探索自然,漸漸被尊稱為“小小法布爾”。在我的語文課上,他成了最生動的教學助手:講《蜜蜂》時帶來活蜂觀察,學《爬山虎的腳》時身掛藤蔓演示,教《琥珀》前竟找來真正的琥珀原石。在他的影響下,整個班級開始學會用好奇的眼光打量這個世界。
小尹的蛻變讓我真正理解了教育的真諦:不是修剪生命的棱角,而是發(fā)現(xiàn)每一顆靈魂的獨特光譜。當他從“問題學生”成長為自然導師,我看到的不僅是一個孩子的成長,更是教育本質的回歸——用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用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如今,我依然時常想起那株四葉草。它提醒著我:每個孩子都是一片獨特的葉子,教育要做的,是找到適合他們的土壤,讓他們按照自己的方式,向陽生長。
責編:曾璽凡
一審:曾璽凡
二審:彭靜
三審:黃維
來源:科教新報
我要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