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05 17:27:15
【開欄的話】
2025年日本大阪世博會中國館湖南活動周,于8月6日至8日在日本大阪舉行。湘南學院周敦頤研究院院長張京華教授,作為摩崖石刻文化研究的權威專家,在湖湘文化研究領域建樹頗豐,受邀參加此次文化推介交流活動。新湖南客戶端郴州頻道與湘南學院交流合作,特開辟《湖湘?zhèn)鹘y(tǒng)文化·東渡記》專題,擬從張京華教授的第一人稱視角,講述此次東渡日本、向世界講述“湖南故事”的前前后后。
————————————
張京華
我提出的瀟湘會客廳文化專場文案,第一條是:論壇主題為“摩崖石刻”+“瀟湘八景”,不面面俱到、但確實代表湖南歷史文化的基本特質。第二條是:專題片名稱:瀟湘意象——大阪世博會湖南周“瀟湘會客廳·文化專場”紀實。所以紀實報道是在計劃中的事。而“摩崖石刻”+“瀟湘八景”剛好是兩件相關而又對稱的內容。
世博會上的湖南文化展示,有幾個前提條件:
第一,最湖南。摩崖石刻和瀟湘八景是湖南僅有、不可替代的文物瑰寶和藝術瑰寶。
第二,最中國。湖南摩崖石刻總量居全國第一,瀟湘八景是東方審美的極致。
第三,最世界。摩崖石刻和瀟湘八景是超越地緣政治、超越商品貿易的存在,并且視覺藝術和審美藝術本身就是無需翻譯、世界通用的語言。
所以,你怎能不愛摩崖石刻!你怎能不愛瀟湘八景!
讓世界知道我們自己是中國人、是湖南人的標簽有很多,讓世界信服中國人、湖南人可信、可愛、可敬的展陳實難遇。
瀟湘會客廳文化專場的目的,是在世界平臺上奉出我們最好的貢獻。
所以,摩崖石刻和瀟湘八景是一個絕配。
除了現場軟件、硬件的布置以外,一個“湖湘文化的日本傳播”小型文化論壇的四人談,是這次展示的畫龍點睛之眼。
論壇嘉賓,學者4人,其中中國2人,日本2人,兩兩相對。實際上,中國學者預約了3人,日本學者預約了4人。
摩崖石刻兩講:中國學者張京華教授,日本學者道坂昭廣教授。
瀟湘八景兩講:中國學者冉毅教授,日本學者小峯和明教授。
論壇主持人的選擇有兩個方案,其一,有顏值的專業(yè)支持人;其二,有威望的學術領袖,我們選擇了后者。
主持人預約了兩位人選:湖南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副主席胡代松先生、湖南省社科院院長鐘君教授。
主持人有5段主持詞:(1)有天地就有湖南(2)湖南的文物文字(3)湖南的摩崖石刻(4)湖南的瀟湘八景(5)中日文化交流之緣。
論壇設計至此,可謂大局已定。
由此可見,瀟湘會客廳文化專場是設計出來的一個結果,而非常規(guī)討論的學者自主選題和自由發(fā)揮。這一點與每年無數次的學術論壇完全不同,也是我要向幾位學者致歉之處。
中國學者講的是貫通湖南的金石之路、越南使者的浯溪石刻,日本學者講的是東京國立博物館所藏湖南浯溪石刻《大唐中興頌》拓本。
中國學者講的是跨越歐亞的“瀟湘八景”,日本學者講的是“瀟湘八景”在朝鮮、日本、越南、琉球的傳播。
(乾隆三十年越南使者彩色手繪使程圖。永州浯溪部分)
這個設計,隱含著的兩條重要線索就是,揭示了作為內陸省份的湖南所具有的兩條重要國際通道。一條是湖南北通京師、南通越南,進而連通東南亞的金石之路,一條是跨越歐亞的八景之路。金石之路依托實際的湘漓水路,八景之路第一站在湖南本土,第二站在東亞四國,第三站遠播歐美,走的卻是隔空傳播的藝術想象之路。
責編:劉家璇
一審:梁可庭
二審:羅徽
三審:陳淦璋
我要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