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銘 張建芳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2025-09-02 21:37:02
如果說岳麓書院傳承了湖湘文化的思想與文脈,那么天心閣,便是湖湘精神中不屈脊梁與歷史風骨的象征。
作為老長沙城內(nèi)的制高點,天心閣目睹了無數(shù)重大歷史時刻:清咸豐年間,太平天國西王蕭朝貴戰(zhàn)死天心閣下;辛亥革命前夕,這里曾是革命志士秘密集結(jié)、策劃光復的重要據(jù)點。而最令人銘記的,是它在抗日戰(zhàn)爭中的角色——1939年9月至1942年1月,中國軍隊在此憑借地形優(yōu)勢與堅定意志,三次擊退日軍大規(guī)模進攻,共殲敵11萬余人,史稱“長沙會戰(zhàn)”。中國軍隊也付出巨大犧牲,傷亡失蹤將士超過9萬人。長沙成為頑強抵抗、堅守五年的英雄之城,這場戰(zhàn)役也因此舉世聞名。
這樣的頑強與不屈,正是湖湘精神的深沉底色。當年日寇猖狂進犯,揚言“三月亡華”,卻最終在中國軍民鋼鐵般的意志前徹底潰敗。1945年,湖南芷江的受降儀式上,中國軍隊以勝利者之姿接受日本投降,為這段悲壯而光輝的歷史寫下了終章。
“若道中華國果亡,除非湖南人盡死?!睏疃仍凇逗仙倌旮琛分械膮群?,正是三湘兒女的精神寫照。從魏源、曾國藩、左宗棠,到譚嗣同、黃興、蔡鍔、蔣翊武、毛澤東、彭德懷……一代代湖湘英杰以智慧與勇氣奔赴時代前線,承載起家國命運與民族夢想。
如今天心閣早已硝煙散盡,唯有文夕大火警世鐘依舊靜默矗立。那段壯烈歷史伴隨鐘聲在歲月中回響,持續(xù)叩擊著后來者的心靈,也延續(xù)著湖湘精神的不滅脊梁。
文案/攝制:官銘 張建芳(實習)
責編:李玉梅
一審:李玉梅
二審:王文
三審:劉永濤
來源: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版權作品,未經(jīng)授權嚴禁轉(zhuǎn)載。湖湘情懷,黨媒立場,登錄華聲在線官網(wǎng)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戶端,領先一步獲取權威資訊。轉(zhuǎn)載須注明來源、原標題、著作者名,不得變更核心內(nèi)容。
我要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