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2025-09-02 14:59:22
文|歐陽屹
偉大抗戰(zhàn)精神鑄就于波瀾壯闊的抗日戰(zhàn)爭,是中國人民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80周年,舉國上下舉行各種紀念活動,對于我們銘記歷史、緬懷先烈,弘揚偉大抗戰(zhàn)精神和愛國主義精神,有著非常重大和深遠的意義。
抗戰(zhàn)精神以血肉鑄魂,中國紅以信仰承志。
從硝煙烽火中血染的旗幟到新時代奮斗的底色,抗戰(zhàn)精神的核心內涵與中國紅的象征意義深度融合,共同構筑了中華民族的精神圖騰。
中國紅不僅是視覺符號,而且是中國共產黨和中華民族精神的載體。
在歷史的進程中,形成了一系列可歌可泣的“紅色精神”。這些精神是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面對不同時代和不同環(huán)境,通過無數革命先烈和中華兒女的不斷接續(xù)奮斗和無私奉獻而逐漸形成的,體現(xiàn)了中國共產黨人在革命戰(zhàn)爭年代和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的價值觀和行為準則?。
中國紅,是初心,是使命。
中國紅,是國人身體里流淌的鮮紅血液,是紅色基因的生命元素,是人生最熱烈的情感,是革命理想的希望,是烈火焚燒最熾熱的溫度,是夜空黑暗中最閃耀的指明燈。
中國近代以來,尤其是中國共產黨成立后,歷史書寫了一部部波瀾壯闊的紅色經典。
斷腸英雄陳樹湘的故事、“半條被子”的故事,充分體現(xiàn)了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本色。
時任師長、年僅29歲的陳樹湘率領部隊英勇頑強地與敵軍進行殊死搏斗,在敵我戰(zhàn)斗的緊要關頭,他以悲壯的犧牲成功掩護了紅軍主力渡過湘江。他斷腸明志的英勇事跡,深刻詮釋了對革命的堅定信念和大無畏的精神,體現(xiàn)了紅軍將士的無限忠誠和擔當,為中國人民解放事業(yè)譜寫了一曲傳奇的動人詩篇。
“半條被子”的故事詮釋了共產黨人和紅軍戰(zhàn)士為人民服務的精神,生動體現(xiàn)了人民軍隊愛人民,人民軍隊人民愛,一枝一葉總關情的軍民魚水情。
在新時代新征程,我們要始終銘記革命英烈和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英雄事跡,牢記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筑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把穩(wěn)思想之舵。堅持用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武裝頭腦,更加自覺地為實現(xiàn)新時代黨的歷史使命不懈奮斗,積極推進中國式現(xiàn)代化建設。
中國紅,是激情,是斗志。
中國紅猶如紅色火焰般燦爛,是激情和斗志的象征。每當街頭巷尾都懸掛著鮮艷的國旗時,中國紅在喧囂的城市中顯得格外熱烈火紅,讓人心中充滿奮發(fā)向上的激情和昂揚斗志。“八一”南昌起義,戰(zhàn)士們所戴的“紅領巾”、紅袖章以及八一軍旗,正是這些象征著革命勝利的中國紅,讓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浴血奮戰(zhàn)、英勇奮斗、頑強拼搏,從一個勝利走向另一個勝利,實現(xiàn)了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建立了人民當家作主的社會主義新中國,并著力推進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砥礪奮進、攻堅克難、開拓創(chuàng)新,突破并解決了一個又一個的歷史性難題,創(chuàng)造一個又一個舉世矚目的豐功偉績,無不令人倍感振奮和自豪。
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正處于新時代新征程,每個中華兒女特別是青春洋溢的青年們當時不我待、奮發(fā)圖強,努力把個人的人生追求融入到黨和國家事業(yè)發(fā)展需要,愛崗敬業(yè)、扎實工作、開拓創(chuàng)新,以不破樓蘭終不還的決心斗志,以熱血沸騰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奮進激情,為開創(chuàng)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篇章貢獻智慧和力量。
中國紅是生命,是力量。
黨旗、國旗、國徽的紅色,象征著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的犧牲精神。任憑時光打磨,歲月洗滌,從不褪色,永遠是那樣鮮艷明媚。
中國紅,凝聚和鑄就了中國人民?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懷?;?視死如歸、寧死不屈的民族氣節(jié)?;?不畏強暴、血戰(zhàn)到底的英雄氣概?;?百折不撓、堅忍不拔的必勝信念?。
百余年來,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奮勇前進、披荊斬棘、勵精圖治,走出了一條符合中國實際,適應中國國情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創(chuàng)造出一個又一個彪炳史冊的人間奇跡。從血雨腥風到光輝歲月,從積貧積弱到全面小康,我們黨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向著人民群眾美好幸福的生活努力奮斗,讓國旗、黨旗上的中國紅更加光彩奪目。
一抹中國紅,血染革命的風采,映紅新時代,奮進新征程,匯聚了中華兒女團結拼搏的力量,為神州大地裝點勃勃生機。我們要從中國紅汲取奮進力量,凝心聚力,砥礪前行,將青春熱血融入民族復興的偉大事業(yè),在新時代接續(xù)奮斗,讓中國紅光耀中華,點亮世界!
中國紅是信念,是希望。
中華上下五千年文明,歷經滄桑歲月,其中多少坎坷曲折,多少辛酸血淚,多少苦難輝煌,都匯聚成那一抹永不褪色的中國紅。那種鮮艷和光芒閃亮而堅定、深沉而勇敢。中國紅,她穿過歷史云煙卻歷久彌新,她歷經時代風雨卻毫不遜色,于星夜綻放,與烈日爭輝。
一抹中國紅給予我們莫大信念和希望,讓我們經風雨長見識,讓我們更加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中國紅是中國革命的火種,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前進的動力,是中華文化傳承和民族團結的情感依托和活力所在,是中國人民最仰仗的中國力量、中國國色、中國氣質、中國方案。
中國紅是人民幸福的源泉,是民族復興的希望。這信仰來源于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對國家繁榮昌盛的期盼,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追求。
我們要傳承好紅色基因,賡續(xù)紅色血脈,搞好紅色教育,將蘊藏于中國紅的偉大抗戰(zhàn)精神發(fā)揚光大,代代傳下去。
責編:劉濤
一審:劉濤
二審:周月桂
三審:楊又華
來源: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我要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