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艷艷 葉光超 新湖南客戶端 2025-09-01 15:09:01
新湖南客戶端9月1日訊(通訊員 向艷艷 葉光超)8月30日,第三次全國土壤普查國家級專家張揚珠教授和省級專家周清教授,帶領湖南農(nóng)業(yè)大學土壤學研究生團隊16人,到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首市開展土壤分類與土壤類型制圖的野外校核技術指導工作。州、市土壤普查辦、第三方機構技術人員共同參加。
水田土壤樣點校核
野外勘查現(xiàn)場,張揚珠教授講述了土壤二普與三普的歷史沿革,要求結合土壤二普剖面樣點信息,選擇代表性樣點和圖斑,對所有土種、土地利用方式改變區(qū)域、過渡帶土壤進行逐點實地校核,查明土壤類型變化及分布規(guī)律,編制高精度湘西州土壤“一張圖”。周清教授就野外校核踏勘流程技術要點,分別講解水田、旱地、林地土壤如何通過母巖母質(zhì)、地形地貌、土壤質(zhì)地、有效土層厚度、土壤酸堿度、石灰反應、亞鐵反應等特征進行綜合研判,確定土類-亞類-土屬-土種歸屬。
旱地土壤樣點校核
當前,湘西州第三次全國土壤普查進入成果匯總的關鍵階段。土壤類型圖是土壤普查重要的基礎成果,自6月以來,湘西州縣市土壤普查辦聯(lián)合第三方技術單位深入開展多輪土壤類型制圖野外實地校核與驗證,確保土壤分類與土壤類型邊界劃分的科學性和準確性,為后續(xù)普查成果編制與應用于農(nóng)業(yè)高質(zhì)量發(fā)展奠定基礎。
林地土壤樣點校核
責編:李孟河
一審:莫成
二審:楊元崇
三審:張頤佳
來源:新湖南客戶端
我要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