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衛(wèi)生報·公眾號 2025-08-27 09:46:38
“人生無常,大腸包小腸”,這句話原本是《海綿寶寶》里的一句無厘頭臺詞,如今卻成了互聯(lián)網流行用語之一,形容人生的不可預測性。但在醫(yī)生眼里,“大腸包小腸”可不是小事,嚴重時可能會要命,它就是腸套疊。今天,我們就請長沙泰和醫(yī)院兒科專家,仔細跟大家講一講。
腸套疊是怎么回事?
腸套疊是指一段腸管“套”入相鄰的腸腔內,導致腸道阻塞、血液循環(huán)受阻。簡單地說,一段腸管鉆進了相鄰的另一段腸管里,被卡住的腸子會缺血,時間長了可能發(fā)黑壞死,堵住的東西還會讓腸子越脹越大,不及時處理甚至會腸穿孔,嚴重時會危及生命!
腸套疊最常發(fā)生在 3 個月~5 歲,尤其是 6~36 月齡嬰幼兒,5 歲以上大童也會出現。男孩比女孩更常見。
有哪些典型信號?
絕大多數腸套疊的發(fā)生是沒有預兆的,且病因不明確,這就意味著無法預防,想要避免嚴重后果,關鍵就在于盡早發(fā)現。出現以下4大危險信號要警惕!
1、腹痛
寶寶突然陣發(fā)性、有規(guī)律的哭鬧,表情痛苦,可能蜷縮身體,哭一會兒停一會兒,反復出現。(警惕!這是最典型癥狀?。?/p>
2、嘔吐
一開始吐胃內容物,后期可能吐出黃綠色液體。
3、腹部包塊
在孩子哭鬧的間歇期,仔細觸摸孩子腹部,右中/右上腹摸到“香腸樣”硬塊(家長不要自行按壓,以免加重不適)。
4、果醬樣血便
腸道黏膜受損出血,和腸黏液混合后,大便會呈暗紅色、像果醬一樣(一旦發(fā)現,必須立即到院就診)。值得注意的是:少數寶寶(尤其是早產兒或體弱兒)可能不哭鬧,僅表現為精神萎靡、呻吟,這種情況更危險,容易被忽視!
這些急救動作,家長記好了!
禁食禁水:立即禁食禁水,避免加重腸道負擔。安撫寶寶情緒,盡量讓其保持安靜,以免加重腸套疊程度。
記錄關鍵信息:每次哭鬧開始和結束的時間、嘔吐物顏色、大便性狀(最好拍照)。
立即就醫(yī):以最快速度帶寶寶前往附近有小兒外科的醫(yī)院,途中讓寶寶側躺,防止嘔吐物嗆到氣管。記住,發(fā)病后腸套疊的最佳救治時機是6小時到12小時,超過24小時非手術復位成功率顯著下降,超過48小時手術風險顯著升高。
避免錯誤處理:不要熱敷或按摩肚子!不要自行服用止痛藥!
如何預防?
目前腸套疊沒有絕對的預防方法,但家長可以做好這些事,降低風險:
合理添加輔食,避免突然改變飲食或過度喂養(yǎng),減少腸道刺激。
注意飲食衛(wèi)生,防止病從口入;少帶寶寶去人員密集、空氣不流通的場所,避免感染腸道病毒。
注意保暖,平時避免寶寶腹部受涼,避免受涼引發(fā)腸道功能紊亂。積極治療腸道感染(如腸炎),因為腸道炎癥可能誘發(fā)腸套疊。
長沙泰和醫(yī)院兒科專家最后提醒寶爸寶媽們:腸套疊進展快,但“早發(fā)現、早治療”預后良好!因此,一旦發(fā)現孩子出現以上任何癥狀,尤其是陣發(fā)性哭鬧+嘔吐,或看到果醬樣大便,請及時就醫(yī),切勿拖延!
通訊員 小姿
責編:袁小玉
一審:實習編輯:曹詩楠 編輯:袁小玉
二審:梁湘茂
三審:謝峰
來源:大眾衛(wèi)生報·公眾號
我要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