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齊超 華聲在線 2025-08-14 11:09:45
黃齊超
坐電梯爬山、緩降式蹦極、躺平式漂流……這個暑期,一種被戲稱為“窩囊旅游”的新型旅行方式正在年輕人中悄然興起?!案C囊旅游”的核心特征是將傳統(tǒng)旅游項目中的體力挑戰(zhàn)元素降至最低,以低門檻、低強度的投入換取情緒價值體驗。這種追求“最小體力消耗、最大心理舒適”的旅行模式,與傳統(tǒng)觀念中“跋山涉水、挑戰(zhàn)自我”的旅游方式形成鮮明對比,以重在“取悅自己”的屬性,成為當下年輕人出行游玩的“新寵”。( 8月12日 《工人日報》 )
如果讓旅游歸來的游客總結(jié)一下感受,相信大多數(shù)人會給出一個字的評價——累!游客或許有征服高山的自豪,或許有領略旖旎風光的喜悅,但歸來之后的滿身疲憊,卻需要數(shù)日恢復。尤其是“特種兵旅游”,高強度的行程規(guī)劃,馬不停蹄地趕路,再加上跋山涉水的體力消耗,真真切切地讓人感受累的滋味。
出來旅游就是想讓自己心情舒暢,徹底放松,誰愿意花錢找累受?無痛爬山,無險蹦極,佛系漂流......當這些“窩囊旅游”的外延沖擊年輕人的感官,并帶來“輕松舒心”的旅游新體驗時,誰還會關注其內(nèi)涵中的“窩囊”呢?所以,“窩囊旅游”被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接受與認可。
很顯然,“舒適放松”不應當被旅游排斥,而應該成為旅游體驗的內(nèi)涵之一。那些平時工作壓力大的上班族,他們心中期待的“說走就走的旅游”,實則是一場能讓身心得以放松的“度假式”旅行,而非令人身心俱疲的旅行?!案C囊旅游”讓游客眼前一亮,看到了“旅游”的另一種范式——輕松與舒適。
很多人都認為,旅游的目的無非是游覽祖國的大好河山、了解人文歷史、參觀文物古跡,進而增長見識,拓寬視野。然而,舒緩心境、重獲力量愈發(fā)成為人們旅游的目的。能賦予游客舒適體驗的“窩囊旅游”,自然就會以新能力、新視角、新體會征服游客。
事實上,旅游還應當是一種情緒消費。因此,我們期待旅游能成為舒緩心情、解除疲勞的“減壓閥”,為游客帶來輕松愉悅的情緒體驗。景區(qū)設置爬山電梯,為大家爬山多一種選擇,讓重在悅己的游客達到“山一步?jīng)]爬,景一處不落”的目的,當然是值得稱贊的暖心設計。
由此可見,“窩囊旅游”并不窩囊,它以最小的體力消耗換取最大的心理舒適,在出游中尋找真正的放松和愉悅。“窩囊旅游”既能讓游客體驗項目,又拒絕吃沒必要的苦,恰到好處地滿足了游客“度假式旅游”的需求,為情緒體驗注入舒適感,成為當下年輕人出行游玩的“新寵”,自然也在意料之中。
責編:印奕帆
一審:印奕帆
二審:李昆勵
三審:譚登
來源:華聲在線
我要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