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2025-07-31 06:50:52
湖南日報全媒體評論員 張英
今年暑期,《長安的荔枝》這部影片相當火爆,人們通過情節(jié),在其中咂摸百般況味?!叭綦x本枝,一日而色變,二日而香變,三日而味變?!卑拙右自凇独笾D序》中的寥寥數(shù)筆,則道盡了荔枝離枝后急速衰敗的脆弱本質。這也恰如人之初心:一旦脫離滋養(yǎng)的枝干,便難逃迅速蒙塵腐爛的結局。所以,荔枝需保鮮,“初心”不可離。
何謂“本枝”?對荔枝來說,是提供營養(yǎng)的生命之樹;對人而言,是滋養(yǎng)精神的根基、是不可廢改的“初心”。鮮果易腐,初心難守。其中的道理赫然:初心一旦被權力、誘惑之利刃從“本枝”割斷,人便會如荔枝般色香味俱變,進而陷入腐敗的泥沼。
腐敗案例的背后,往往有一個“從堅守初心到放棄初心”的畸變過程:權力過大、權力集中、監(jiān)管漏洞,外部誘惑與僥幸心理交織,在貪婪的驅使下,“身后有余忘縮手”,最終落得個“眼前無路想回頭”。比如國家能源局煤炭處原處長魏鵬遠,最開始是一個對500元行賄都連聲拒絕的人,誰能想到,他被帶走調查時其家中發(fā)現(xiàn)了2億元現(xiàn)金。在落馬官員的懺悔錄中也不難發(fā)現(xiàn),雖違紀違法的方式手段因人而異,但“背離初心”是他們墮落軌跡的共同起點。
荔枝之腐,屬自然不可逆。初心之變,卻并非“天注定”。要守護好初心,就必須仰仗一整套“防腐體系”。
克勤克儉,“陽光”普照。清代孫嘉淦曾在《居官八約》中有言:“以清費廉取”,意思是務必勤儉節(jié)約、艱苦奮斗以保持清正廉明。官員慎獨,固然可貴,但還要輔之以公眾監(jiān)督。如今各地的政務公開平臺,就是為了讓每一份權力都不運行于“暗室”,而是置于公眾目光之下,讓私心無處躲藏,腐敗無處生根。
建立嚴密“冷鏈”系統(tǒng),實現(xiàn)更好保鮮。無規(guī)矩不成方圓?,F(xiàn)代監(jiān)察制度與法規(guī)體系,正如一條高效冷鏈貫穿始終。剛性的約束,也為權力行使打造了一條“防腐通道”,確保“荔枝般鮮活”的初心在歲月流轉中不失本色。
“一日而色變,二日而香變,三日而味變”的荔枝,似一面明鏡。當一個人脫離“初心”這棵“本枝”,腐敗便如影隨形,這是自然與人性共通的冷峻法則。正因如此,我們須用制度陽光驅散腐壞陰霾,始終不離初心,時時淬煉初心。
責編:顏青
一審:歐陽伶亞
二審:朱曉華
三審:趙雨杉
來源: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我要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