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客戶端 2025-07-14 12:30:34
在湖南交通職業(yè)技術學院,一位青年用殘缺的肢體寫著完整的人生詩篇。路橋工程學院港航2302班的劉燁同學,以鐵杵成針的毅力、赤子之心的熱忱,將荊棘之路走成鮮花盛放的坦途,成為當代青年“強國有我”的生動注腳。
逆境涅槃:鋼鐵是這樣煉成的
劉燁出生于七口之家,父母微薄的務工收入需支撐兩個妹妹的學業(yè),而他自身肢體四級殘疾,讓家庭的困境雪上加霜。
但這位少年把命運的重壓轉化為成長的動能,“身殘志堅”這四個字,在他身上得到了生動的體現。他從未因身體的不便而放松對自己的要求,學習成績始終優(yōu)秀,用勤奮和努力為自己的未來鋪路。
生活中的他有著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熱愛跑步、打乒乓球,運動場上總能看到他揮灑汗水的身影,那是他與生活“較勁”的展現。為了減輕家庭的經濟負擔,他利用課余時間四處兼職,用自己的雙手為生活增添色彩,也詮釋了他對家庭的責任與擔當。
奉獻之光:溫暖他人的“小太陽”
劉燁擔任路橋工程學院團總支青工部副部長,他積極投身學院的各項活動,多次組織同學前往長沙縣吉祥鳳凰養(yǎng)老公寓開展志愿服務活動,用陪伴與關懷為老人們帶去溫暖;利用假期他踴躍參加 “無人機航測,助力鄉(xiāng)村振興”社會實踐,憑借著認真負責的態(tài)度和扎實的專業(yè)能力,曾獲學院暑期三下鄉(xiāng)“優(yōu)秀志愿者”稱號。
生命接力:跨越生死的青春抉擇
7月7日,一場特殊的生命 “接力” 溫暖上演。劉燁,這位平凡的大學生,做出了一個偉大的決定——捐獻造血干細胞,拯救一位13歲白血病患者的生命,為那個瀕臨破碎的家庭重新點燃希望。
劉燁同學的捐獻之舉,不僅為患者托起了生命的明天,更讓奉獻精神在世間傳遞。他用青春的擔當詮釋了路橋人“俯身為路、躬背為橋”的奉獻精神,如同一束光,為社會注入溫暖而堅定的正能量,讓更多人看見善意的力量,相信平凡中蘊藏的偉大。(胡方能)
責編:陳麗丹
一審:陳麗丹
二審:蔣茜
三審:周韜
來源:新湖南客戶端
我要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