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文聯(lián) 2025-06-26 10:57:58

《折腰》收視爆火,令觀眾“折腰”之處在哪里?
文|蔣華
古裝劇《折腰》開播即創(chuàng)下騰訊視頻年度熱度紀錄,首播10分鐘站內熱度破2萬,豆瓣開分9.7,社交媒體單日話題閱讀量超5億。這部由宋祖兒、劉宇寧主演的劇集,改編自蓬萊客同名小說,以東漢末年為背景,講述喬家幼女小喬替姐聯(lián)姻宿敵魏劭,從權謀博弈到相知相守的故事。沒有過多的宣傳,能取得這樣的成績,究竟有何令觀眾“折腰”之處?
權謀與情感的“雙線共振”
現(xiàn)在的古裝偶像劇什么套路基本上都玩過了,但現(xiàn)在的古偶電視劇還是習慣停留在舒適圈,套用像《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那樣的成功模板,看幾部劇跟看一部劇沒有太多區(qū)別。《折腰》在這點上還是有大膽突破,它摒棄了傳統(tǒng)古偶“戀愛至上”的單薄敘事,而是以家族世仇為基底,將權謀斗爭與情感發(fā)展交織推進,形成強烈的戲劇張力。

一是疏緊得當。劇中,魏劭因喬家背棄盟約導致父兄慘死,立誓復仇;小喬為保全家族替姐出嫁,兩人從互相試探到逐漸信任。這一過程并非簡單的“甜寵”,而是充滿博弈與算計。例如,婚禮當日魏劭派兵伏擊花轎,小喬卻以智破局,分析利弊說服他暫緩報復。這種“刀尖上跳舞”的緊張感,讓情感線更具說服力。而“捂眼吻”“雨夜追妻”等名場面,也讓劇情在緊張之中帶著甜。這種既能密不透風,又能疏可跑馬的劇情設計,讓觀眾欲罷不能。
二是格局宏大。與多數(shù)古裝劇聚焦帝王將相不同,《折腰》通過喬家姐妹的視角展現(xiàn)亂世中普通家族的生存困境。例如,小喬以嫁妝修繕水井、道路收買民心,又故意立“惡女”人設為魏劭樹立明君形象。這些情節(jié)既凸顯女主的政治智慧,也暗諷了封建時代女性被工具化的命運。而魏劭從“復仇機器”到仁君的成長,則呼應了主題——“百姓需要的不是征戰(zhàn),而是和平”。

三是姐妹溫情。劇中大喬(何泓姍飾)與小喬的互動成為亮點。大喬天真柔弱卻甘愿為家族犧牲,小喬機敏果敢助姐姐私奔,兩人在亂世中相互托付的深情,被贊“仙品支線”。這種不靠“雌競”推動的姐妹關系,打破了古裝劇女性角色臉譜化的窠臼。
反差塑造與演技加持
《折腰》的演員選擇起初備受爭議,至于原因,簡單說一下就是宋祖兒之前陷入稅務風波,劉宇寧一直被嘲為“古偶丑男”。但這次讓他倆擔綱男女主角,竟產(chǎn)生了超乎尋常的“化學反應”,真正實現(xiàn)了演員“1+1大于2”的作用。

宋祖兒飾演的小喬,既有世家女的優(yōu)雅,又有亂世求存的狠勁。她的哭戲極具感染力——雨中名場面,從絕望到強撐尊嚴的眼神變化,讓觀眾瞬間共情。而面對魏劭的威懾時,她以柔克剛的臺詞處理(如“君侯若要殺我,何必等到今日?”),既顯智慧又不失風骨。這種“柔中帶剛”的特質,與原著中穿越女的現(xiàn)代意識暗合,成為角色脫穎而出的關鍵。
劉宇寧的魏劭是爭議與驚喜并存的存在。外形上,他并非傳統(tǒng)古裝美男,但190cm的身高與戰(zhàn)損造型貼合梟雄人設,被觀眾調侃“糙得恰到好處”。演技上,他通過細節(jié)刻畫角色的矛盾:初期的暴戾(如揮劍逼問小喬)、后期的柔情(為妻子擋箭),層次分明。

何泓姍飾演的大喬,將天真與哀愁融于一身,私奔戲中笑淚交織的表演令人動容;宣璐的反派蘇娥皇不靠濃妝黑化,僅憑眼神轉換就展現(xiàn)權謀野心;金士杰演繹的喬圭則在陰鷙與慈祥間無縫切換;劉曉慶飾演的徐夫人,一個轉身回眸便立住“亂世家主”的氣場。這些配角不搶戲卻足夠亮眼,共同構建了鮮活的群像圖譜。
電影級審美與歷史質感的融合
《折腰》的視覺呈現(xiàn)是其“破圈”的重要推手。導演鄧科(代表作《與鳳行》)擅于將古典美學與現(xiàn)代敘事結合,此次更在服化道與鏡頭語言上精益求精。
劇中服飾嚴格參照晚唐風格,小喬的紅嫁衣刺繡暗藏喬家族徽,魏劭的重甲則凸顯其武將身份。場景設計亦見匠心,燭火搖曳的室內戲強化情感張力,戰(zhàn)場廢墟與新生綠芽的對比隱喻亂世希望。

導演的鏡頭語言也用得非常好,如魏劭屠城后的血霧中,小喬一襲白衣立于尸骸間的畫面,直觀展現(xiàn)仇恨與救贖的碰撞。而“捂眼吻”等親密戲采用特寫與慢鏡頭,既保留古偶浪漫,又避免低俗感。
在古裝劇同質化嚴重的當下,《折腰》以“權謀不兒戲,戀愛不降智”脫穎而出。其弱化原著中的“性張力”,強化家國情懷的改編,更符合現(xiàn)代價值觀。
《折腰》的爆火,證明不是古偶不行,而是好劇本太久沒出現(xiàn)。而且,當快餐式制作泛濫時,《折腰》以工匠精神完成美學升維。
回到標題上來,《折腰》為什么讓觀眾“折腰”?因為只有尊重觀眾智商的作品,才會讓觀眾和市場“折腰”。
責編:周聽聽
一審:周聽聽
二審:蔣茜
三審:周韜
來源:湖南文聯(lián)
我要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