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2025-06-25 13:01:49
近日,湖南中醫(yī)藥大學院士工作站風濕免疫方向蔡雄教授團隊在中國科學院醫(yī)學一區(qū)TOP期刊《Bioactive Materials》(IF 20.3)發(fā)表題為“Angiogenesis in Rheumatoid Arthritis: Pathological Characterization, Pathogenic Mechanisms, and Nano-targeted Therapeutic Strategies”的理論性綜述文章。
血管生成在生命早期發(fā)育至危及生命的疾病進程中均扮演著關鍵角色。在類風濕關節(jié)炎(RA)患者中,病理性血管生成顯著增強且發(fā)生異常,促進滑膜炎進展;然而,其調控機制尚未闡明。盡管已開發(fā)出多種抗血管生成藥物,但其臨床療效常因不良反應和適應性耐藥而嚴重受限,甚至可能導致疾病復發(fā)或加重。
納米醫(yī)學因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精準的生物靶向性以及增強的治療效果而備受關注??寡苌杉{米試劑在癌癥和視網膜疾病治療中已展現出變革性潛力。然而,其在RA領域的研究進展及作用機制仍缺乏系統綜述。
基于此,本綜述系統闡述了RA中病理性血管生成的獨特結構、功能特征及其負面影響;深入探討了促血管生成介質驅動RA血管生成的分子機制;系統總結了用于RA治療的納米藥物的關鍵生物活性;并重點概述了基于上述機制和生物活性設計的抗血管生成納米試劑的前沿進展。本文旨在為抗RA血管生成策略提供有益洞見,為新型納米試劑的開發(fā)提供新視角,并為RA治療帶來新思路。
湖南中醫(yī)藥大學中醫(yī)藥科學院博士研究生趙芳為第一作者,湖南中醫(yī)藥大學為第一通訊單位,蔡雄教授、中南大學艾可龍教授和黃瓊教授為共同通訊作者。論文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湖南省科技創(chuàng)新計劃項目、湖南省重點研發(fā)計劃、湖南中醫(yī)藥大學學科建設“揭榜掛帥”項目、“劉良院士工作站”項目以及“中醫(yī)學”世界一流培育學科建設項目等資助。
責編:余蓉
一審:余蓉
二審:黃京
三審:楊又華
來源: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我要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