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華丁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2025-06-21 11:09:26
文化是大學的靈魂,沒有文化的校園,如同沒有星星的夜空。
常德學院以“常德常新、惟精惟一”的校訓精神為內(nèi)核,創(chuàng)新構建特色校園文化體系,讓學生在濃郁的優(yōu)秀文化氛圍中,享受成長快樂、體驗美好人生。
校訓引領:常德常新、惟精惟一的厚重底蘊
“常德常新”溯源《道德經(jīng)》“常德不離”的永恒至誠,融合《禮記·大學》“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創(chuàng)新追求,意指恒久保持高尚的品德和創(chuàng)新的意志。
“惟精惟一”承襲《尚書》“惟精惟一,允執(zhí)厥中”的匠心真諦,凝練出專注深耕、篤行不怠的治學品格。
常德學院校訓
環(huán)境浸潤:善德為脈、浸潤無聲的育人場域
善德文化源于常德德山之麓枉水河畔,萌芽于4000多年前的堯舜時代,善卷先生則是善德文化的始祖。
常德學院將善德文化深度融入校園建設。以“德”命名道路,北校區(qū)主干道命名為善德大道,南校區(qū)主干道命名為精一大道,其他道路分別命名為厚德路、明德路、美德路、賢德路、樹德路、正德路、俊德路、儉德路、景德路等。以“精”命名建筑,根據(jù)學科專業(yè)特點,將二級學院樓棟分別命名為精工樓(智能制造學院)、精建樓(智能建筑學院)、精慧樓(信息學院)、精粹樓(藥學院、管理學院)、精進樓(馬克思主義學院、教育學院、人文藝術學院),以及精一樓(辦公樓)、精彩樓(學生活動中心)等。
此外,學校還建有善卷書院、善德廣場、精一廣場,以及善德湖、冠軍林、院士山等人文景觀,對師生進行潛移默化的教化和熏陶。
學校精進樓
活動賦能:知行相濟、青春綻放的文化磁場
遵循知行合一理念,常德學院通過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將校訓精神轉(zhuǎn)化為青春實踐,形成獨具特色的文化磁場。
搭建多樣平臺。支持學生成立了學術科技類、文化藝術類、體育健身類、志愿服務類等方向的50余個學生特色社團,近80%的學生根據(jù)自己不同興趣和需求參加社團活動。此外,學校還成立了交響樂隊、運動隊、舞蹈團等文體團體,展示活力青春。
開展多彩活動。學生社團均配備校內(nèi)校外指導老師,每周開展特色活動,比如學習常德絲弦、根雕藝術等,邀請非遺傳承人來校授課。校園文化藝術節(jié)、體育節(jié)成為師生展示文體才華的重要舞臺;科技創(chuàng)新節(jié)邀請知名企業(yè)展示最新科技成果和產(chǎn)品,開展智能機器人、數(shù)學建模、建筑結構等科技創(chuàng)新競賽。
學生舞蹈社團在排練
常德學校秉承“常德常新、惟精惟一”的校訓精神,將善德文化深度融入校園血脈,以文化之“魂”鑄就教育之“道”,為培養(yǎng)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貢獻著獨特力量。
責編:卓萌
一審:卓萌
二審:魯融冰
三審:廖聲田
來源: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我要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