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真 新湘評論 2025-04-21 09:13:18
時間如洪流。不知不覺,從洞庭之濱的湖南來到火焰山下的吐魯番,參加對口援疆工作快兩年了。每天,我們奔忙在這片“熱土”上,經受著火焰山的炙熱考驗,迎接著漫天風沙的吹拂洗禮,演繹著暑往寒來的奮斗故事,收獲著無聲無息的成長變化。
清晰記得2023年5月24日,第十批援疆工作隊初到吐魯番的那天下午,幾名援疆醫(yī)生剛下飛機就直奔市人民醫(yī)院手術室,參與搶救一名重癥患者。這,就是我們進疆“第一課”:時刻把人民群眾利益擺在首位。
每逢周末,紅石榴·湖南援疆醫(yī)療隊便深入吐魯番的村(社區(qū))義診巡診,把三甲醫(yī)院醫(yī)療服務送到群眾家門口,讓“組團式”醫(yī)療援疆延伸到基層“最后一公里”。目前,紅石榴·湖南援疆醫(yī)療隊累計開展活動300多場次,服務各族群眾2.9萬人次。吐魯番各族群眾都說,湖南援疆醫(yī)生是毛主席家鄉(xiāng)派來的,親切地稱他們?yōu)椤懊t(yī)生”。今年“三八”國際婦女節(jié)前夕,紅石榴·湖南援疆“毛醫(yī)生”醫(yī)療隊榮獲了“全國巾幗文明崗”稱號。
增進民族團結是援疆的重要任務。我在吐魯番結了幾戶民族親戚。鄯善縣喬克塔木村的買買提·海比布夫妻熱情好客,勤勞善良。他們跑貨運,開商店,將家庭經營得有滋有味。今年元旦,他們的大女兒米爾則耶·買買提訂婚,我趕在返湘休假前到他們家送上祝福和心意。他們把我當作貴賓,臉上笑開了花。春節(jié)前夕,我又去了艾力夏提·阿卜杜力家里,給他正在上小學二年級的女兒艾菲法·艾力夏提送去量身定做的羽絨衣和文具等物品。我?guī)托」媚飳⒂鸾q衣穿在身上,她高興得跳了起來,連連說:“我太喜歡了!”她還告訴我,今后要繼續(xù)努力學習,建設新疆、報效祖國。我想,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應該一代一代傳承下去,要將民族團結的種子種在孩子們幼小的心中,隨著他們慢慢長大,種子就會生根發(fā)芽、開花結果。
進疆以來,我們在想問題、辦事情、走基層、結親戚、交朋友等日常點滴中,在與吐魯番市各族干部群眾朝夕相處、同甘共苦、并肩戰(zhàn)斗的工作中,深切體會到什么是“國之大者”,什么是“初心使命”。大家把對黨忠誠落實在具體行動上,讓黨性和品格在援疆這座“熔爐”中反復淬煉和升華。
我們引入湖南科技大學“心與馨”志愿支教服務隊,組建“紅石榴”童聲合唱團,豐富支教內容?!稛艋鹄锏闹袊贰段覀兌际侵袊暮⒆印贰皇资讋尤诵南业母枨?,唱出了少年的夢想與希望,也唱出了實現(xiàn)中國式現(xiàn)代化的模樣。在援疆指揮部的幫助下,一些孩子還登上了湖南衛(wèi)視“聲生不息”舞臺,與歌手韓紅同唱《唱支山歌給黨聽》。如今,“心與馨”支教隊像蒲公英一樣,在吐魯番中小學播撒愛的種子,也點亮了心中的明燈。文化潤疆如同涓涓細流,源源不斷地浸潤著孩子們的心田。
在吐魯番,我“任實職、分實工、擔實責”,既履行受援單位市委組織部工作職責,負責干部、教育培訓、人才(援疆)等工作,又擔起援疆前方指揮部任務,協(xié)助隊伍建設、宣傳文化、教育和醫(yī)療援疆等工作。這不僅培養(yǎng)了我考慮問題要系統(tǒng)周全、解決問題要抓重點關鍵的思維習慣和工作方式,而且提高了我統(tǒng)籌協(xié)調、彈好“鋼琴”的能力。這些任職經歷,讓我在援疆這所“學?!敝虚_闊了視野眼界,拓展了工作領域,提升了干事本領。
“我有所念人,隔在遠遠鄉(xiāng);我有所感事,結在深深腸?!惫ぷ鏖g隙,援疆干部人才最高興的事,就是與家人打電話、連視頻,每次都久久不愿掛斷。離家6000多里,最放心不下父母和妻兒,最害怕半夜和清晨接到家里的電話。
進疆以來,父親兩次住院手術,岳父突發(fā)心臟病搶救無效去世,岳母住院手術……這些讓身在異鄉(xiāng)的我心急如焚,其中的苦楚與不易,難以言表。許多援疆干部人才都有過這樣的經歷,遭遇過這樣的焦慮與痛楚,但大家堅信“艱難困苦,玉汝于成”,這也是歷經世事后,對人生的一些樸素感悟。
去年暑假,妻子帶著兩個孩子千里迢迢探親。她們參觀了西北邊境塔城地區(qū)裕民縣的小白楊哨所,大女兒在作文中寫道:“《小白楊》的歌聲縈繞在我腦海,小白楊的種子也種進了我心里,激勵我向下扎根,向上生長?!鼻安痪?,幼兒園的老師告訴妻子,小女兒在班上講述自己創(chuàng)作的圖畫《我到新疆找爸爸》,說著說著,眼淚直流。你看時間等過誰,不知不覺中孩子在成長,父母在老去,我和妻子也是兩鬢白發(fā)添幾許,臉上風霜刻一層。這都是自然規(guī)律、生活常態(tài),只不過眼里多了故事,歲月有了皺紋,人生才更加充盈。
一段援疆路,受用一輩子。不論是期滿返湘的援疆教師和專技人才,還是正在履職的援疆干部人才,都感嘆在援疆這個“驛站”中磨礪成長,收獲頗豐。
1400年前,大唐玄奘西行路過高昌國(今吐魯番),翻越火焰山,歷經百般艱險取回了真經。有人說:“使唐僧成為唐僧的,不是經書,而是取經的路?!蓖瑯?,使我們成為“真金”的,不是援疆干部人才這個身份,而是我們在吐魯番這片土地上火熱實踐、行進拼搏的足跡!
責編:王敦果
一審:王敦果
二審:張馬良
三審:周韜
來源:新湘評論
我要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