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評|陳征宇:《180天重啟計劃》聚焦當代都市母女新關系
湖南文聯(lián) 2025-03-20 09:09:18
編者按: 3月14日,由中國電視藝術(shù)委員會主辦的電視劇《180天重啟計劃》研討會在北京舉行。廣電總局電視劇司、廣播電視規(guī)劃院、廣播影視信息網(wǎng)絡中心,以及湖南省廣播電視局、浙江省文化廣電和旅游廳、湖南廣播影視集團(湖南廣播電視臺)、浙江廣播電視集團相關負責同志出席會議。主創(chuàng)團隊、專家學者及多家媒體代表到場參會,共同圍繞《180天重啟計劃》的創(chuàng)作理念、藝術(shù)手法與現(xiàn)實意義等方面,探討劇集為同類型題材影視劇創(chuàng)作提供的新思路與新啟示。
熱播劇《180天重啟計劃》是導演李漠“情感三部曲”的親情篇。此前兩部分別是友情篇《我在他鄉(xiāng)挺好的》,還有愛情篇《裝腔啟示錄》。該劇的內(nèi)容很特別,講述了28歲的女兒陪48歲的媽媽待產(chǎn),朝夕相處180天后,重啟人生和母女關系的故事。劇中的媽媽吳儷梅是一個特立獨行的女性??忌洗髮W的她是全家人的驕傲,卻在讀書期間未婚先孕,執(zhí)意退學成家生下孩子;當了10年家庭主婦,幾次與丈夫商量復出考學、工作未果后,用極強硬的手段迫使丈夫同意離婚,成了一個獨自撫養(yǎng)孩子的單親媽媽。在外人看來,她是一手好牌打得稀爛,她自己卻活得興高采烈,覺得“一生的黃金時代才剛要開始”。所以也就不難理解,當她遇見把自己捧在手心里的第二任丈夫,會不顧自己的年齡,也要跟他再生一個孩子了。因為在她心里,始終把愛自己放在第一位,自己高興才是最重要的。
女兒顧云蘇在網(wǎng)友口中,是照著媽媽樣子長大的。劇情剛開始,就因為男友跳槽事先沒跟自己商量,而是等一切安排妥當后才知會自己,借著歡送宴撒酒瘋,當場宣布要分手、離職,“不是自己掙的不要也罷”。一時爽的結(jié)果是:失戀、失業(yè)、連住的地方都沒有了,只好回家投奔媽媽,順帶充當免費護工,直到陪伴媽媽生下妹妹。這么看起來,她比媽媽好像還更瘋狂。但觀眾始終覺得,顧云蘇雖然來自單親家庭,本質(zhì)上還是一個在愛里長大的孩子,她種種在外人眼里不開心就發(fā)瘋的舉動,都是因為有媽媽的愛給她兜底。當中年叛逆的媽媽遇上容易炸毛的女兒,因代際觀念的不同,碰撞成各種大型互懟互嗆現(xiàn)場,再在“互懟中互愈、互嗆中互愛”,不香嗎?全劇采用“母女互為鏡像”的敘事設計,將當下與過去交織在一起進行雙線結(jié)構(gòu)敘事?!耙砸粚Ψ潜葘こ5哪概P系作為主線,延伸出了一個復雜治愈又溫暖的故事,有很強的戲劇張力”。當下敘事線以極具戲劇性的劇情開頭:顧云蘇與男友分手后,發(fā)現(xiàn)自己疑似懷孕,在去醫(yī)院確認時,居然邂逅繼父陪著自己的親媽來產(chǎn)檢,母女二人當眾來了個火星撞地球。而類似的激烈爭吵在前幾集中幾乎每集都在爆發(fā),以至于有觀眾因此而棄劇了。也是,本來上了一天的班已經(jīng)夠辛苦了,看劇就為了圖個樂子,結(jié)果劇里天天吵得天崩地裂,這誰受得了。
過去這條敘事線主要講述的,是吳儷梅與媽媽的相愛相殺,還有與小顧云蘇的相依為命。隨著劇情的展開,你會發(fā)現(xiàn),兩代母女的相處日常其實不乏溫情,但又經(jīng)常不自覺地把關心變成了諷刺和挖苦。兩對母女有著驚人的相似,明明心里都牽掛和擔心對方,說出來的話卻成了傷人的刀子,劇情真實得被觀眾評價為“像在東亞母女身邊裝了竊聽器”。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該劇敘事給人一種“草蛇灰線,伏脈千里”的驚喜。比如,吳儷梅年輕時怒砸KTV,逼前夫顧康旗在離婚協(xié)議上簽字,沒想到,來處理這場鬧劇、并送母女倆回家的警察,竟然就是她后來的二婚老公李建雄。又比如,顧云蘇陪吳儷梅住院保胎那段時間,我就斷言她會跟媽媽的主治醫(yī)生徐文斌好上,但一直以為他倆第一次見面是跟媽媽在醫(yī)院的偶遇,后來徐文斌向家人坦白他為什么會喜歡顧云蘇,卻原來,他早在顧云蘇幫助白血病患兒童童圓夢的時候,就注意到這個真實、赤誠、善良的女生了。還真有種“緣,妙不可言”的感覺。同時也讓人生出“有多少關系可以重啟”的感慨。比如,儷梅媽媽會因為自己最看重的女兒考上了大學,帶她燙頭發(fā)、喝啤酒慶祝,逢人便炫耀;也會因為覺得女兒給家里丟臉,在婚禮上惡言相向、極盡毒舌打擊之能事,讓女兒從此對她記了仇。多年后,當她從老家風塵仆仆趕來照顧再次懷孕的女兒,又因為偏心女兒和外孫女被責怪,灰溜溜回去后就去世了,徒留女兒悔不當初。還有吳儷梅前夫顧康旗跟她離婚后,一直沒有再婚,還總覺得自己一沒出軌、二沒家暴,有意無意就在前妻面前哼唱“有多少愛可以重來”,盼著兩人還有機會復合。可惜呀,不是每段關系都可以重啟,很多時候錯過就是永遠,還是要珍惜當下呀。
溫暖走心的表現(xiàn)形式
除了內(nèi)容,這部劇的表現(xiàn)形式也很動人。因為導演李漠覺得片頭片尾代表著一部劇的調(diào)性,不應該只簡單套用模板了事,而是希望由它們傳遞出創(chuàng)作者的審美,以及想要表達的精神內(nèi)核。這部劇的片頭片尾設計都很可愛,看起來就像是一個兒童手工作品。連主要工作人員名單,都像是孩子用鋼筆手寫上去的。在翻頁的過程中,還用到了大量與劇情相關的拍立得照片、家用攝像機的拍攝片段,以及小紙條的拼貼和笨拙的插畫,讓人想起小時候做過的手抄報。這部劇的片頭像看電影一樣,在每期正片開始之前,都有一個小故事。每個片頭故事都不盡相同,有時是媽媽吳儷梅年輕的時候,或者女兒顧云蘇小時候的故事;有的又是在現(xiàn)在進行時的劇情中,主體敘事之外的故事。不管是舊時光、還是新劇情,這些看上去的邊角余料,都最大限度地拓展了這部劇的內(nèi)涵和外延,從另一個角度展現(xiàn)出劇中母女的成長軌跡,也會給人恍然大悟之感。最走心的,是每個片頭都有一段關于家人的話。有的是父母寫給孩子的,有的是孩子寫給父母或者外公外婆的,還有的是丈夫?qū)懡o妻子的……27集片頭,就像是27封給家人的情書,讓人感動且溫暖。因為導演李漠發(fā)現(xiàn)東亞文化里大家都特別矜持,不論父母還是孩子之間彼此都很少說愛,好像總有一些話張不開嘴去說。所以特地在小紅書做了征集活動,從幾百條留言中選出了二十多條,希望借著電視劇播放的契機,讓大家學會去正面表達對家人的關切和在乎。
《180天重啟計劃》以輕喜劇為殼,內(nèi)核直指家庭女性的自我找尋、失業(yè)青年的職場迷茫、代際溝通的情感壁壘等當下社會熱點?!坝幂p喜畫風解構(gòu)代際矛盾,用溫情筆觸探討現(xiàn)代家庭關系”“用笑鬧歡騰的煙火氣,傳遞彼此治愈的親情力量”。責編:周聽聽
一審:周聽聽
二審:張馬良
三審:周韜
來源:湖南文聯(li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