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2022-05-27 16:55:14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通訊員 陽麗輝 鄒丹妮 劉湘利
近日,隨著榨油設備安裝、調試等前期籌備工作的完成,韶山市韶山鄉(xiāng)韶前村一家設備先進、技術領先的榨油坊正式開工。
連日來,每天一大早,榨油坊前坪就有一條“長龍”,村里村外不少村民將菜籽送來這里榨油,并且迫不及待地想見識不銹鋼螺旋榨油機設備的先進之處。榨油坊內,榨油師傅正有條不紊地為每戶待榨的菜籽分別進行清理、干燥、冷卻等,經過一道道嚴格的工序,榨好的成品油即可裝桶食用。
據(jù)榨油的師傅介紹,該村榨油坊承接菜籽、花生、茶籽、芝麻等各種榨油業(yè)務。榨油機采用先進的滾筒臥式,加熱均勻,立體翻炒,出油率比以前的老榨油機要大大提高,并且一桶菜籽的出油時間只需半個小時,制油工藝也有了質的提升,能有效排除油品中所含磷、堿、膠、水,油品色澤亮麗,油香味美。“今年的油菜種植戶們由于管理科學,油菜普遍豐收。才開工幾天,我有時忙得連飯都沒時間吃,電話天天爆棚,我得預安排好,保障遠道而來的村民不耽誤返程時間?!鄙驇煾敌χf道。
自從韶前村有了榨油坊,周邊的村民再也不需要開著三輪、騎著摩托馱著菜籽遠道去榨油了,村民們紛紛稱贊該村的村支“兩委”做了件好事、辦了件實事。65歲的黃老爹感嘆道:“這些年我都種了油菜,每次榨油得去幾十里路遠的地方,費時費力,家門口有了這個榨油坊,榨起油來方便多了。今年我種了3畝油菜,榨了200來斤菜油,今后再也不會為榨油的事犯愁了,下半年我得再多種幾畝油菜?!?
據(jù)了解,為科學激活冬閑田,增加農民收入,近年來,韶山鄉(xiāng)堅持以糧油協(xié)調發(fā)展為基礎,鼓勵和支持農戶實行一季水稻+一季油菜的“稻油輪作”種植模式,全鄉(xiāng)種植油菜上萬畝。韶前村的村干部在“心連心走基層、面對面解難題”的實踐活動中了解到許多散油菜種植戶或年紀偏大的農戶每年都為榨油犯愁。為解決群眾的“急難愁盼”,壯大村集體經濟,該村黨總支書記、村主任余志良廣泛征求意見,多方研究討論,因地制宜,決定發(fā)展榨油產業(yè)項目。在韶山市委組織部的支持下,依靠省扶持壯大村級集體經濟項目,購進榨油機、過濾機、精煉油機等成套設備,把閑置的老村部修繕一新建成了榨油坊。
“現(xiàn)在人人講綠色環(huán)保,特別是飲食方面,人們更加追求健康的綠色理念,菜籽油原汁原味,沒有添加劑,價格合力,需求量也越來越大,這更加堅定了我們發(fā)展榨油產業(yè)、加快鄉(xiāng)村振興的信心。”在談到村集體經濟的收益時,余志良信心滿滿地算了一筆經濟賬:“榨油坊每天預計能加工菜籽1噸,按每斤0.4元的加工費計算,一個月僅在加工費上就能為集體創(chuàng)收2.4萬元,這還不包括生產產品、自產自銷所帶來的效益。我們要穩(wěn)步做大做強油菜產業(yè)鏈,建立韶前村的精品菜籽油品牌,真心實意為村民服務,不斷壯大村級集體經濟,讓我村的精品菜籽油品牌將來走‘俏’全鄉(xiāng)乃至全市,為鄉(xiāng)村振興‘添磚加瓦’。”
責編:胡孟婷
來源: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我要問